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五月天-国模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1024手机在线看日韩欧美一级黄色片-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

防螨紡織品--功能紡織品

來源:發布時間:2021-09-06

防螨紡織品

第一節 概述

近年來,由螨蟲引起的疾病在各種媒體中被大量提及,使得螨蟲危害日益成為人們所關心的環境衛生問題。隨著城市住宅的結構趨向于封閉性單元,致使室內通風性差,加上家庭空調設備的普及化,不但是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就是冬季室內的溫濕度也不低,從而形成了全年都具各微生物(包括螨蟲)良好的生長繁殖條件。據1989年英國調查59戶家庭的室內塵埃中螨蟲過敏源量,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 (WHO)規定室內過敏源的臨界濃度2μg/g。據有關部門監測,在上海、北京等生活水平較高的城市,居家中螨蟲分布以地毯最多,其次為棉被,再其次為床墊、枕頭、地板、沙發等,在這種可以提供溫暖、潮濕及食物來源的居室環境下,存活的螨類共有16種之多。調查發現,臺灣地區75%住家中都充斥著塵螨,室內每克灰塵隱藏著一萬只以上的塵螨,遠高于誘發過敏氣喘所需要的每克灰塵含有100-1000只以上塵螨的濃度。

很早以前人們在接觸書柜或衣箱屋塵時就會發生打噴嚏、流鼻涕等情況,知道屋塵可引起過敏反應,但一直不知道主要過敏原是什么,直到1969年才知道屋塵中的主要過敏原是螨蟲。螨蟲是一種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的生物,能傳播病毒、細菌,可引起出血熱、皮炎、毛囊炎、疥癬等多種疾病。據資料顯示,有60%的哮喘病人對塵螨抗原會產生過敏反應,80%的兒童哮喘起因于塵螨抗原過敏。國外的大量臨床研究也發現,兒童早期時家庭中塵螨過敏原的暴露程度與后來發展成哮喘的兒童之間是密切相關的。

人們適宜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是室內螨蟲繁殖的良好條件,尤其是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室內螨蟲能存活約四個月,在此期間它能產生200倍于體重的糞便,并孵下達300個卵。這就清楚地表明;為什么室內過敏源會在很短時間劇速增加。室內螨蟲本身不是過敏源,但其排泄物及其殘骸等是強烈的變應原,會引起全身性變態反應,包括變應性哮喘、變應性鼻炎、變應性濕疹/皮炎、變應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螨性變應占各該病種的80%左右。致喘蛋白是螨蟲腸內分泌的消化液,其效力十分強烈。對此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只能進行預防,就是必須控制螨蟲的數量。

2003年全球哮喘防治策略(GINA)委員會提出全球哮喘病人估計有3億,2000年我國兒童哮喘患病率為0.5-3%,初步估計中國有1000萬左右的哮喘兒童,全國共有2500萬左右的哮喘病人,而2000年國內在27城市調查兒童哮喘患病率較1990年上升70%左右,有的大城市則上升了一倍還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注意家居生活環境,防螨抗菌紡織品和家居用品不僅可以抑螨、驅螨,有效防止與塵螨有關皮膚病的發生,還可以抗菌、抑制細菌的繁殖,明顯改善人們生活環境。因此防螨紡織品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

防螨整理是紡織染整技術和醫學、化工的新型交叉學科。鑒于國內這方面的專門報導不多,本章介紹了螨蟲與室內螨蟲的相關知識及其危害,將各種防螨措施做一歸納,并重點介紹了防螨織物的防螨原理、方法、工藝及效果評價方法,并論述了防螨織物的進展情況,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二節、螨蟲及其危害    

一、螨蟲的基本知識
    螨蟲屬蛛形綱,其軀體分頭胸部及腹部或頭胸腹愈合為一體,無觸角,無翅,是小型節肢動物,外形有圓形、卵圓形或長形等。螨蟲的體長通常為0.1mm到0.5mm,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其形態。蟲體基本結構可分為顎體(gnathosoma),又稱假頭(capitulum)與軀體(idiosoma)兩部分。

  • 顎體:位于軀體前端或前部腹面,由口下板、螯肢、須肢及顎基組成?! ?/li>
  • 軀體:呈袋狀,表皮有的較柔軟,有的形成不同程序骨化的背板。此外在表皮上還有各種條紋、剛毛等。有些種類有眼,多數位于軀體的背面。腹面有足4對,通常分為6節(包括基節、轉節、股節、膝節、脛節和跗節),跗節末端有爪和爪間突。氣門或有或無,位于第4對足基節的前或后外側, 生殖孔位于軀體前半部,肛門位于軀體后半部。

螨蟲的生活史可分為卵、幼蟲、若蟲和成蟲等期,若蟲與成蟲形態很相似,但生殖器官未成熟,成熟雌蟲可產卵、產幼蟲,有的可產若蟲,有些種類可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在生活史發育過程中有1~3個或更多若蟲期。螨蟲的成熟期因季節而異,夏季為3-4天,春秋季要3日-2周。螨蟲的生存期視種類而定,從2周到4個月不等。

螨蟲最容易寄生的是人的額面部,包括鼻、眼周圍,唇、前額、頭皮等,其次于乳頭、胸、頸等處,少量寄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或有輕微癢感或刺痛,局部皮膚略隆起為堅實的小結節,呈紅點、紅斑、丘疹狀,可持續數年不愈。成年人感染率高達97.68%。螨蟲的分泌物、糞便、蛻皮和尸體對人體都有危害。螨蟲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過敏性疾病 塵螨能致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類、過敏性皮膚。
  • 寄生:疥螨寄生于人體皮內引起疥瘡;蠕形螨寄生于毛囊、皮脂腺引起蠕形螨病。

③ 叮刺或毒螫:革螨、恙螨叮刺人時可致皮炎

④ 吸血:蜱吸血量大,飽血后蟲體可脹大幾十倍甚至100多倍。
⑤ 傳播疾?。孩挪《静。焊矧绊︱蓚鞑チ餍行猿鲅獰?。⑵立克次體?。喉︱齻鞑ロοx病,革螨傳播立克次體痘。⑶細菌?。焊矧齻鞑ネ脽岵?。⑷螺旋體病。

螨傳播疾病的特點:①傳播人獸共患疾病。②病原體經卵傳播較普遍。③既是傳播媒介,也多是病原體的貯存宿主。④所傳疾病通常呈散發性流行。 

二、常見的幾種螨蟲

與人們關系密切的有以下幾種:塵螨、恙螨、革螨、蠕形螨、疥螨和粉螨等,現對其進行詳細介紹:

1、塵螨

全世界有許多人遭受塵螨過敏之苦,它普遍存在于家居環境中,如臥具、地毯、坐墊、枕頭、褥被、衣物等,甚至小孩的絨毛玩具,都是塵螨繁殖的地方。它們也寄生生于食物、貓、狗等動物身上。據調查,每克屋塵中可含多達1350個塵螨,床鋪中可含有多達200多萬個塵螨。它的最適宜生活濕度為20-30℃,溫度再高時,發育雖能加快,但死亡率隨之增高。低于20℃時則發育減慢,低于10℃不能繁殖。最適宜濕度為相對濕度80%,裝備了空調、地毯的房間是其良好的生活環境。塵螨是一種齒食性自生螨,以粉末性物質為食,如人和動物的皮屑、分泌物、排泄物、面粉、棉子餅和真菌等。

塵螨是一種類似蜘蛛及頭虱的生物,屬于真螨目,蚍螨科。其體長為橢圓形,只有三分之一毫米,其生活史分卵、幼蟲、第一期若蟲、第二期若蟲和成蟲五個時期。幼蟲有足3對,第一若蟲足4對,具生殖乳突1對,第二若蟲足4對,生殖器尚未發育,具2對生殖乳突,其他特征基本與成蟲相同。成蟲的交配約在化蟲后1~3天內進行,雄蟲終生都能交配,雌螨僅在前半生交配,一般為1~2次。一生產卵約20~40個,產卵期為一個月左右。雄螨存活60天左右,雌螨可長達150天。在顯微鏡下的塵螨如圖1所示:

圖1 屋塵螨雄蟲背腹面

塵螨的散布主要通過攜帶。塵螨性過敏屬于外源性變態反應,病人往往有家族過敏史或個人過敏史。至于過敏原的性質,一種意見認為是來自于塵螨的分泌物、排泄物、蛻下皮殼和死亡蟲體,尤其是這些代謝產物在細菌與真菌作用下分解為微小顆粒,能在空氣中飄浮,易被吸入,都是強烈的過敏源;另一種意見認為塵螨能夠匯集屋塵的過敏原,其腸道是一個極好的環境,適于產生過敏原的分解產物,所以螨本身并不是過敏原。盡管過敏原普遍存在于環境中,但其發病的原因主要與體質的特異反應性有關。當吸入過敏原后,機體能產生較多的塵螨特異性IgE抗體,此抗體能滲入呼吸道粘膜,并與相應抗原在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表面相結合,使之成為致敏組織。當再次吸入塵螨性抗原后,在鈣離子參與下,導致肥大細胞潰破和嗜堿性顆粒脫顆粒,促使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導致細支氣管的平滑肌痙攣、粘膜水腫、分泌亢進和細支氣管阻塞等病變,這屬第Ⅰ型變態反應。過敏體質者易產生特異性IgE抗體。

其臨床表現如下;

塵螨的分泌物、代謝產物和死亡蟲體是強烈的致敏源,可引起過敏性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嬰兒濕疹和慢性蕁麻疹等。                         

(1) 塵螨性哮喘:屬吸入型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頑固疾病,并且發病率較高,它是由于懸于空中的塵螨代謝產物(排謝物、脫落的皮殼等)被吸入粘在呼吸道粘膜上而引起,初發往往在幼年時期,有嬰兒溫疹史,或兼有慢性細支氣管炎史。突然、反復發作為本癥候的特征表現,出現胸悶氣急,不能平臥,呼氣性呼吸困難,嚴重時因缺氧而口唇、指端出現紫紺。每次發作往往癥狀較重而持續時間較短,并可突然消失。春秋季好發,這與環境中塵螨數量增多有關。發作常有睡后或晨起。螨蟲的存在使哮喘等過敏性疾患的發生率迅速增加,特別是對嬰幼兒危害尤其嚴重。兒童哮喘90%是由螨蟲引起。諸如螨蟲引發支氣管哮喘的病例,國內外都有很多報道。

  (2) 過敏性鼻炎 一旦接觸過敏原可突然發作,持續時間與接觸時間和量的多少有關,癥狀消失也快。表現為鼻塞、鼻內奇癢,連續噴嚏和大量清水鼻涕。鼻涕中有較多嗜酸性粒細胞。檢查時可見鼻粘膜蒼白水腫。

避免接觸塵螨是降低過敏癥狀的途徑之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防螨織物,將枕頭、床墊、被褥套入防螨被褥套內,這樣不僅使內部的塵螨無法穿透隔離材料、無法以人類的皮屑為食,同時外界的塵螨也無法再進入床墊、枕頭及被褥中進行繁殖,從而達到控制塵螨的目的。最好的防螨材料是有彈性、透氣的、很細的織物纖維或非織物合成材料。

2. 革螨

革螨可引起皮炎、奇癢、皰疹、紅色丘疹、腸螨病、傷寒、鼠疫、立克次體病、螺旋體病和病毒性疾病。革螨又稱“腐食螨”。其各種類繁多,它的生活方式可分為自由生活與寄生生活兩種類型。后者主要寄生在小哺乳類動物和鳥類體上的巢穴中,能反復吸血。

革螨的活動受溫度、濕度和光線的影響。對這些條件的適應性因種而異。柏氏禽刺螨適應于25~30℃,毒厲螨為23~35℃。多數革螨喜潮濕環境,但雞皮刺螨在相對濕度20%時最活躍。有的種類在光亮條件下較活躍,另一些種類則避光,如雞皮刺螨白天躲藏在縫隙內,夜間侵襲宿主。多數革螨晝夜均可吸血。大多數革螨整年活動,但有明顯的繁殖高峰。如格氏血厲螨、耶氏厲螨和上海猶厲螨是秋冬季繁殖;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在夏秋季大量繁殖。

革螨體卵圓形或橢圓形,有角化的黃色或褐色骨板,長0.2-0.5mm,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分,顎體位于軀體的前端。4對足位于體前半部,背板上有較多的剛毛,軀板橢圓形。其顎體位于軀體前方,由顎基、螯肢及須肢組成。顎基緊連軀體,形狀不一。螯肢由螯桿和螯鉗組成,雄螨的螯鉗演變為導精趾。寄生種類的螯肢呈剪刀狀或針狀;自生生活種類的螯肢呈鉗狀。須肢呈長棒狀,因基部與顎基愈合。其軀體:背面具背板,大多1塊,少數種類2塊。背板上的剛毛數目和排列的毛序,因種而異。軀體腹面靠近顎體后緣的正中有一個叉形的胸叉。雌螨腹面有幾塊骨板,由前而后分別為胸板、生殖板、腹板及肛板,有些蟲種的生殖板和腹板可愈合為生殖腹板。雄螨腹面的骨板常愈合為一塊全腹塊。雌蟲的生殖孔呈橫縫隙狀,位于胸板之后,被生殖板遮蓋;雄蟲的生殖孔位于胸板前緣,呈漏斗狀。氣門1對,呈圓孔狀,位于第3、4對足基節間的外側,有向前延伸成管狀的氣門溝。足4對,分6節,足Ⅰ跗節背面亞端有一個跗感器,司感覺。

革螨大多數營自生生活,少數營寄生生活。營自生生活的革螨孳生于枯枝爛葉下、草叢和土壤里、禽畜糞堆和倉庫貯品中。寄生生活的革螨,多數寄生于宿主的體表;少數寄生于體內,如鼻腔、呼吸道、外耳道、肺部等。體外寄生的革螨根據其寄生時間的長短又分為兩個類型:①巢棲型:整個發育和繁殖過程都在宿主巢穴中進行,僅在吸血時才與宿主接觸,對宿主無嚴格的選擇性,如血革螨屬、禽刺螨屬、皮刺螨屬等。②毛棲型:長期寄生在宿主體上,較少離開宿主,可在其巢穴里生活,對宿主有較明顯的選擇性,如赫刺螨屬、厲螨屬等。營自生生活的革螨主要捕食小型節肢動物,也可以腐敗的有機物質為食。寄生性革螨以刺吸宿主的血液和組織液為營養。巢棲型革螨的吸血量較大,耐饑力較強;毛棲型革螨一般吸血量較小,耐饑力差。

革螨可引起革螨性皮炎,革螨侵襲人體刺吸血液或組織液,可引起革螨性皮炎(gamasidosis)?;颊呔植科つw出現直徑為0.5~1.0cm紅色丘疹,中央有針尖大的刺螯痕跡,奇癢,重者出現丘疹樣蕁麻疹。侵襲人體的革螨,常見者為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另外還可傳播疾?。孩帕餍行猿鲅獰幔菏鞘箢愔械囊环N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體為病毒。以發熱、出血傾向、休克和腎損害為特征。我國學者證實格氏血厲螨、廄真厲螨、鼠顎毛厲螨及柏氏禽刺螨均有自然感染,并能經卵傳遞。認為革螨對流行性出血熱可起媒介和貯存宿主作用。⑵森林腦炎:已知有10余種革螨可以自然帶病毒。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可以實驗感染動物并能經卵傳遞。⑶立克次體痘:又稱皰疹性立克次體病。是由小蛛立克次體(Rickettsia  akari)引起的,由血紅異皮螨(Allodermanyssus sanguineus)經卵傳遞傳播的伴有皰疹的發熱性疾病。⑷Q熱:曾在Q熱自然疫源地從數種寄生革螨中多次分離出Q熱立克次體。格氏血厲螨、毒厲螨、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等通過實驗可感染動物,后兩種可經卵傳遞病原體。⑸地方性斑疹傷寒:從柏氏禽刺螨和毒厲螨均分離出本病病原體莫氏立克次體,前者可實驗感染動物,并可經卵傳遞。⑹細菌性疾?。涸鴱陌厥锨荽舔?、格氏血厲螨等數種革螨分離出兔熱病病原體,也曾從幾種寄生革螨(如柏氏禽刺螨)分離出鼠疫桿菌,并均可實驗感染動物和經卵傳遞,但后者在自然界中是否能起傳播作用尚未得到證實。

3.

恙螨幼蟲的宿主范圍很廣泛,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以及無脊椎動物,主要是鼠類,有些種類可侵襲人體。多數種類的恙螨對宿主無特異的選擇性,但也有一些種類有專門的選擇性,僅寄生在某些種類動物體上。大多恙螨幼蟲寄生在宿主體外,多在皮薄而濕潤處,如鼠的耳窩、會陰部,鳥類的腹股溝,翼腋下,爬行類的磷片下等。在人則常寄生在腰、腋窩、腹股溝、陰部等處。

恙螨的成蟲和若蟲營自生生活,幼蟲寄生在家畜和其他動物體表。過去中醫書籍中稱作沙虱,它可引起皮疹、皮膚局部組織壞死和烈性傳染病――恙蟲病。其幼蟲大多橢圓形,紅、橙、淡黃或乳白色。初孵出時體長約0.2mm,經飽食后體長達0.5~1.0mm以上。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分。顎體位于軀體前端,由螯肢及須肢各1對組成。顎基在腹面向前延伸,其外側形成一對螯盔(galea)。軀體背面的前端有盾板,呈長方形、矩形、五角形、半圓形或舌形。盾板上通常有毛5根,中部有2個圓形的感器基(sensillary base),由此生出呈絲狀、羽狀或球桿狀的感器(sensillum)。多數種類在盾板的左右兩側有眼1~2對,位于眼片上。盾板后方的軀體上有橫列的背毛,其排列的行數、數目和形狀等因種類而異。氣門如存在,則位于顎基與第一對足基節之間。

恙螨生活史分為卵、前幼蟲、幼蟲、若蛹、若蟲、成蛹和成蟲等7期。幼蟲具有3對足,若蟲與成蟲都具有4對足?,F以地里纖恙螨為例作簡介。 

雌蟲產卵于泥土表層縫隙中,卵為球形,成堆,淡黃色,直徑約0.15mm。經5~7天卵內幼蟲形成,卵殼破裂,逸出一個包有薄膜的前幼蟲(prelarva)。再經10天左右發育,幼蟲才破膜而出。遇宿主即爬到體上寄生,在宿主皮薄而濕潤處叮刺,經2~3天飽食后,墜落地面縫隙中,3~7天后靜止不動形成若蛹(nymphochrysalis),蛹內若蟲發育成熟后,從蛹背逸出。自幼蟲靜止至若蟲孵出約需12天。若蟲經10~35天靜止變為成蛹(imagochrysalis ),成蛹經1~2周發育為成蟲。若蟲與成蟲的形狀相似,軀體多呈葫蘆形,體被密毛,狀似紅絨球,有足4對,第1對特別長,具觸角功能。雄蟲性成熟后,產精胞以細絲粘于地表,雌螨通過生殖吸盤攝取精胞并在體內受精。經2~3周開始產卵,一生產卵100~200個,完成一個世代約需3個月,每年完成1~2代,成蟲壽命平均288天。

據報告,溫州纖恙螨是浙江部分地區的媒介,可能還有須纖恙螨等,它們都是沙紅色的中小型螨種。它的孳生地均在宿主經?;顒訄鏊?,如潮濕溪流和田埂岸邊、灌叢或草叢中以及森林覆蓋的落葉層等處。恙螨的宿主除人類外,哺乳類、鳥類等體上都有各自專性的恙螨。多數恙螨幼蟲是體外寄生性的,叮咬在宿主耳窩部位,一只鼠的兩耳可達數干只。恙螨的防制是滅鼠、改變生活環境、藥物防制以及個人防護等。其中恙蟲病的病源為東方立克次體,它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帶毒幼螨選擇濕度大、皮膚薄的位置,以口器插入上皮組織,吸取組織淋巴液,同時將病原體傳播給人,病人持續高熱,并伴有淋巴結炎和暗紅色丘疹。

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和傳播疾病如下:

  (1).恙螨皮炎(trombidosis) 由于恙螨的唾液能夠溶解宿主皮膚組織,引起局部凝固性壞死,故能出現皮炎反應。被叮刺處有癢感并出現丘疹,有時可發生繼發感染。

  (2).恙蟲?。⊿crub typhus) 是由感染立克次體(R.tsutsugamushi)的恙螨幼蟲叮咬人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持續高熱、皮疹、皮膚受刺叮處有焦痂和潰瘍、局部或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當恙螨幼蟲叮刺存宿主時,將病原體吸入體內,并經卵傳遞到下一代幼蟲,然后再通過叮刺傳給新宿主,包括人。我國大陸主要傳病媒介為地里纖恙螨,屬夏秋型。在臺灣還有紅纖恙螨。最近證實江蘇北部的恙蟲病為小盾纖恙螨所傳,屬秋冬型。恙蟲病在我國主要見于東西沿海地區,近年來四川、新疆、山東和安徽也有本病報告。

  (3).出血熱 近年來國內有人在小盾恙螨體內分離到本病病毒。但許多疫區在流行季節的調查未發現有恙螨存在。

 4. 蠕 形 螨

人體蠕形螨呈世界性分布,國外學者報告人群感染率為27%~100%。國內人群感染也很普遍,各地的感染率在0.8%~81.0%之間。調查結果表明,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感染的年齡從4個月嬰兒至90歲老人,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男女均以30~60歲的感染率最高。人體蠕形螨生活史各期的發育必須在人體上進行。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一個毛囊內常有多個蟲體群居,一般6~18個,最多達200個。皮脂蠕形螨常單個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我國學者觀察到毛囊蠕形螨成蟲大部分集中在毛囊口,以其顎體朝向毛囊底部,各足緊靠在毛囊上皮上;而皮脂蠕形螨的成蟲則多數集中在毛囊及皮脂腺內,其顎體朝向腺導管。兩者的卵和幼蟲都在囊內及腺體內。蠕形螨寄生于人體的部位主要是:額、鼻、鼻溝、頭皮、頦部、顴部和外耳道,還可寄生于頸、肩背、胸部、乳頭、大陰唇、陰莖和肛門等處,蠕形螨主要刺吸宿主細胞和取食皮脂腺分泌物,也以皮脂、角質蛋白和細胞代謝物為食。

蠕形螨俗稱毛囊蟲,在分類上屬于真螨目(Acariforms),蠕形螨科(Demodicidae)。是一類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動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內,已知有140余種和亞種。寄生于人體的僅兩種,即毛囊蠕形(Demoder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寄生人體的兩種蠕形螨形態基本相似,螨體細長呈蠕蟲狀,乳白色,半透明。成蟲體長約0.1~0.4mm,雌蟲略大于雄蟲。顎體寬短呈梯形,位于蟲體前端,螯肢1對,針狀,須肢分3節。軀體分足體和末體兩部份,在足體腹面有足4對,粗短呈芽突狀。雄螨的陽莖位于足體背面的第2對足之間,雌螨的生殖孔在腹面第4對足之間。毛囊蠕形螨較長,皮脂蠕形螨略短。

  蠕形螨生活史各期均不需光,但對溫度較敏感,發育最適宜的溫度為37℃,其活動力可隨溫度上升而增強,45℃是其活動高峰,54℃為致死溫度。皮脂蠕形螨的運動能力明顯比毛囊蠕形螨強,這可能與前者蟲體短小,足爪發達有關。蠕形螨對外界不良環境因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如在5℃時成蟲可活一周左右,而在干燥空氣中則能活1~2天。蠕形螨以夏季寄生數量最多。

  蠕形螨具有致病作用,屬條件致病螨。人體蠕形螨可吞食毛囊上皮細胞,引起毛囊擴張,上皮變性。蟲多時可引起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層毛細血管增生并擴張。寄生在皮脂腺的螨還可引起皮脂腺分泌阻塞。此外蟲體的代謝產物可引起變態反應,蟲體的進出活動可攜帶病原微生物,引起毛囊周圍細胞浸潤,以及纖維組織增生。因而臨床上可表現為鼻尖、鼻翼兩側、頰、須眉間等處血管擴張,患處輕度潮紅,繼而皮膚出現彌漫性潮紅、充血,繼發紅斑濕疹或散在針尖大小至粟粒大小紅色痤瘡狀丘疹、膿瘡、結痂及脫屑、皮膚有癢感及燒灼感。根據廣泛的調查證明,患有酒渣鼻、毛囊炎、痤瘡、脂溢性皮炎和瞼緣炎等皮膚病的患者,他們的蠕形螨寄生的感染率及感染度均顯著高于健康人及一般皮膚病人,說明蠕形螨是引起上述癥狀的病因之一。

5. 疥 螨:

疥螨成蟲體近圓形或橢圓形, 背面隆起, 乳白或淺黃色。雌螨大小為0.3~0.5×0.25~0.4mm;雄螨為0.2~0.3×0.15~0.2mm。顎體短小,位于前端。螯肢如鉗狀,尖端有小齒,適於嚙食宿主皮膚的角質層組織。無眼和氣門。軀體背面有橫形的波狀橫紋和成列的鱗片狀皮棘,軀體后半部有幾對桿狀剛毛和長鬃。腹面光滑,僅有少數剛毛和4對足。足短粗,分5節,呈圓錐形。前兩對足與后兩對足之間的距離較大,足的基部有角質內突。雌雄螨前2對足的末端均有具長柄的爪墊,稱吸墊(ambulacra),為感覺靈敏部份;后2對足的末端雌雄不同,雌蟲均為長剛毛,而雄蟲的第4對足末端具吸墊。雌螨的產卵孔位于后2對足之前的中央,呈橫裂縫狀。雄螨的外生殖器位于第4對足之間略后處。兩者的肛門都位于軀體后緣正中。疥螨是一種永久性寄生螨類。它寄生于人和哺乳動物的皮膚表皮層內,引起一種有劇烈瘙癢的頑固性皮膚病,即疥瘡(scabies)。寄生于人體的疥螨為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

  疥螨生活史分為卵、幼蟲、前若蟲、后若蟲和成蟲五個期。疥螨寄生在人體皮膚表皮角質層間,嚙食角質組織,并以其螯肢和足跗節末端的爪在皮下開鑿一條與體表平行而紆曲的隧道,雌蟲就在此隧道產卵。卵呈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殼薄,大小約80×180µm,產出后經3~5天孵化為幼蟲。幼蟲足3對,2對在體前部,1對近體后端。幼蟲仍生活在原隧道中,或另鑿隧道,經3~4天蛻皮為前若蟲。若蟲似成蟲,有足4對,前若蟲生殖器尚未顯現,約經2天后蛻皮成后若蟲。雌性后若蟲產卵孔尚未發育完全,但陰道孔已形成,可行交配。后若蟲再經3~4天蛻皮而為成蟲。完成一代生活史需時8~17天。

  疥螨一般是晚間在人體皮膚表面交配,是在雄性成蟲和雌性后若蟲進行交配。雄蟲大多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后若蟲在交配后20~30分鐘內鉆入宿主皮內,蛻皮為雌蟲,2~3天后即在隧道內產卵。每日可產2~4個卵,一生共可產卵40~50個,雌螨壽命約5~6周。

疥螨常寄生于人體皮膚較柔軟嫩薄之處,常見于指間、腕屈側、肘窩、腋窩前后、腹股溝、外生殖器、乳房下等處;在兒童則全身皮膚均可被侵犯。疥螨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質層的深處,以角質組織和淋巴液為食,并以螯肢和前跗爪挖掘,逐漸形成一條與皮膚平行的蜿蜒隧道。隧道最長可達10~15mm。以雌螨所挖的隧道最長,每隔一段距離有小縱向通道通至表皮。雄螨與后若蟲亦可單獨挖掘,但極短,前若蟲與幼蟲則不能挖掘隧道,只生活在雌螨所挖的隧道中。雌螨每天能挖0.5~5mm,一般不深入到角質層的下面。交配受精后的雌螨,最為活躍,每分鐘可爬行2.5cm,此時也是最易感染新宿主的時期。

雌性成蟲離開宿主后的活動、壽命及感染人的能力與所處環境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有關。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時壽命較長,而高溫低濕則對其生存不利。雌螨最適擴散的溫度為15~31℃,有效擴散時限為1~6.95天,在此時限內活動正常并具感染能力。

疥瘡分布廣泛,遍及世界各地。疥瘡較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及青年集體中,但亦可發生在其他年齡組。其感染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如與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特別是在夜間睡眠時,疥螨在宿主皮膚上爬行和交配,傳播機會更多。疥螨離開宿主后還可生存3~10天,并仍可產卵和孵化,因此也可通過患者的被服、手套、鞋襪等間接傳播。公共浴室的休息更衣間是重要的社會傳播場所。

疥螨引起的主要疾病為: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損為小丘疹、小皰及隧道,多為對稱分布。疥瘡丘疹淡紅色、針頭大小、可稀疏分布,中間皮膚正常;亦可密集成群,但不融合。隧道的盲端常有蟲體隱藏,呈針尖大小的灰白小點。劇烈搔癢是疥瘡最突出的癥狀,引起發癢的原因是雌螨挖掘隧道時的機械性刺激及生活中產生的排泄物、分泌物的作用,引起的過敏反應所致。白天搔癢較輕,夜晚加劇,睡后更甚??赡苁怯捎诮牝归g在溫暖的被褥內活動較強或由于晚上嚙食更強所致,故可影響睡眠。由于劇癢、搔抓,可引起繼發性感染,發生膿瘡、毛囊炎或癤腫。許多哺乳動物體上的疥螨,偶然也可感染人體,但癥狀較輕。

6. 粉 螨:粉螨很小,長僅0.2-0.5mm,卵圓形,多數營自由生活。具有醫學重要性的粉螨主要有腐食酪螨(世界性頒布,孳生于面粉、花生、干酪、淀粉、蛋粉、椰子粉等食品中)、粗腳粉螨(孳生于谷物、面粉、干果中)、乳果螨(孳生于含糖分較多的貯藏食品中)、家甘螨(世界性分布,孳生于面粉、小麥、煙草、干酪、火腿等食品中)等。以上螨類能引起螨性皮炎、腸螨癥、肺螨癥和螨性過敏等,影響人類健康的有關粉螨約10多種。粉螨生活史分為卵、幼蟲、第一若蟲、第二若蟲(休眠期)、第三若蟲和成蟲2六個時期。粉螨的防制最重要的是在倉庫中進行,保持食品干燥,必要時可使用安全的殺蟲藥物。

三、關于室內環境中螨蟲的研究

眾所周知,即使在正常生活條件下(室溫和濕度),通常清潔的家用紡織品上是塵螨理想的棲身場所。家用紡織品如床上用品,通常是在室溫下洗滌,是不能完全洗清潔的,而鋪地織物和家具布又通常用家用吸塵器清掃的,以致它們上面殘存微生物可以很快恢復到巨大的密度。在溫暖而濕潤的室內環境里,為微生物和塵螨創造了良好的迅速繁殖條件。與此同時,過敏物的濃度也急劇地增加,以致環境衛生惡化,以及由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產生不良的氣體和霉斑。特別是公共場所的鋪地紡織品,如旅館、哺乳室和醫療診所通常是傳染病的源頭。

日本是一個潮濕的島國,螨蟲的危害更為嚴重。在我國生產的防螨紡織品中約有50%是出口日本的。因此,有必要重點介紹一下日本關于螨蟲的研究狀況。在普通家庭中檢出的螨蟲種類,據日本40戶住宅的調查結果約有100種之多,其中檢出率高的螨蟲有40種,而固有的螨蟲超過10種。近年來,在檢出的螨蟲中,以塵螨、室內甲螨和爪螨三種為最多;其次,按附線螨、粉螨、肉螨順序增多。家庭中檢出率高的螨蟲種類及其危害性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普通家庭內檢出的螨類及其危害

亞目名

種   類

主要生活場所

蟲   害

蟲的形態

 

 

 

無氣門亞目

(塵螨科)

粉蛛螨

園蛛螨

室內塵埃螨

多數自由生活在室內塵埃中,在草墊、地毯、床上用品類、衣類、布制玩具等室塵中生活(對濕度的適應性大 ) 

變應性支氣喘、氣管炎、鼻炎、皮炎、眼變應性  

成蟲體長約0.4

mm,呈乳白色,腹部后方有二對剛毛

曾通谷螨

生活在草墊和貯藏食品中(溫濕度的適應范圍小,濕度大于80%時大量產生)

皮炎、不適感、食品質量變質

成蟲體長0.4mm,體表面有多數長剛毛

 

 

 

前氣門亞目

(爪螨類)

螻蛄卡羅普西斯

粗足蠅

南足螨

草墊、地毯等(容易發生在房屋建筑后2-3年的住宅內)

刺咬使皮膚呈紅色伴隨刺癢而發疹

 

 

波足螨

生活在床上用品中,愛食真菌

 

 

 

 

中氣門亞目

扁虱

 

 

普通迷螨

生活在老鼠的身體上和巢內

 

生活在室塵中

刺咬人、吸血、發紅、皮疹

成蟲體長約0.6 mm,呈淡黃色肥厚板復蓋在           3、4腳趾之間有           氣門

隱氣門亞目

家內甲螨

花式金翅螨

在新建房屋、高濕度房屋內,愛食真菌

 

 

                             

日本室內塵螨類中以粉蛛螨、園蛛螨兩者約占室內塵埃中螨類的60-90%。室內塵埃中檢出有刺蚊性的爪螨類,以粗足螨、細足螨、桑巨螨、黽甲爪螨為最多約占50%。其它尚有虱螨、扁螨、毛刺皮螨等,但檢出率很低。刺蛟性螨蟲引起的危害,視刺癢程度,會引起出疹、皮炎、刺咬的紅癥。

人體每天脫落的皮屑,足夠喂飽100萬只螨蟲。螨蟲每天要排泄幾十次,排泄物極其干燥,每次的排泄物又能分裂成若干個小顆粒,它們極其輕微,可漂浮在空氣中。這些經過分解的微小顆粒,通過人的走動、鋪床疊被、打掃房屋等,飛揚于空氣之中,尤其是通過空調噴出,這都是極強的過敏源。過敏性體質的人接觸或吸入后,就會誘發疾病,表現在呼吸道就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表現在皮膚就是皮炎。

  1. 室內環境與室內塵埃中微生物含量的關系

根據日本研究結果表明;室內的環境條件容易受到室外風速的影響,環境因子中溫度、濕度和空氣中塵埃濃度三者,以其中塵埃濃度和濕度對微生物關系尤為密切。

由大阪市三家住宅中用電氣吸塵器吸塵測得細菌數為;地毯上為2.1×105~1.2×10'菌株/g, 床墊為1.3×105~1.2×107菌株/g,真菌數分別為:地毯上1.4×104~1.5×106菌株/g,床墊上9.2×103~1.1×IO5菌株/g, 即地毯上的微生物數為床墊的10倍。而室內塵埃中螨蟲組成如圖2所示;由上述抽樣調查,三戶住宅室內塵埃中的表面皮螨科 (Epidemoptidae),在毛毯床上為89~98%,在草墊床上為72~84%。這個結果與日本學者吉川最近調查家庭內常見的較多螨蟲種類為:表面皮螨科、禽刺螨科 (Haplochthoniidae),指甲螨科 (Hayletidae)和跗線螨科 (Tarsonemidae)的報告是一致的。

  

 

 

 

 

 

 

 

 

 

 

 

 

日本學者還做了家庭用電氣吸塵機所收集室內塵埃的細菌數和真菌數與螨蟲總數之間關系, 分別如圖3、圖4所示。

圖3

室內塵埃中的細菌數與螨蟲總數之間,呈直線關系,如下式所示: (o:毛毯床  ·:  草墊床)

             y=1.9×lO4x+5.48

上式的相關系數r=0.810,分散比為30.61,F檢驗有99%可靠性。

    圖4

室內塵埃的真菌數與螨蟲總數之間,呈直線關系,如下式所示: (o:毛毯床   ·: 草墊床)

              y=2.3×1O-4x+4.26

上式的相關系數r=0.899,分散比為27.48,F檢驗有99%可靠性。 

  

綜上所述,室內塵埃中的細菌數、真菌數和螨蟲數有密切的關系,筆者認為這是由于三者都需要相同的生存環境,溫暖、潮濕、有食物的環境既適宜細菌、真菌生存,也適宜螨蟲生長繁殖。有些資料宣稱,“塵螨以食人體脫落的皮屑為生,但人體皮屑須經菌加以降解才能被塵螨消化,而塵螨排泄物又為真菌孢子的發育提供養料,因此塵螨與真菌兩者存在著共生關系。因此,具有抗微生物性能的助劑能有效的殺滅真菌,從而切斷了這一生物鏈,從而杜絕塵螨。”筆者認為這是不科學的。在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螨蟲實驗室及國內外很多螨類實驗室,飼養螨蟲的飼料是面粉、奶粉等,而不是“皮屑+真菌(霉菌)”。事實上人體及其他動物、昆蟲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棉籽餅、面粉、奶粉、真菌等很多東西都是螨蟲的食物。

第三節、防螨整理劑

一、防螨的原理

    防止螨蟲的原理,有兩個途徑,一是殺滅螨蟲,二是驅避螨蟲。殺滅螨蟲是應用殺蟲劑通過觸殺、胃毒的方式殺滅。驅避螨蟲有觸覺、嗅覺、味覺驅避之分。目前使用的有機驅避劑的作用機理如擬除蟲菊酯系是通過接觸,作用于螨蟲的神經系統,而甲苯酰胺系驅避劑是通過氣化,作用于螨蟲嗅覺器官。嗅覺是應用揮發性物質,例如信息素(pheromone);味覺如有機酸等。但較多的驅避螨蟲是應用嗅覺與味覺的復合作用。另外,對于無機驅避劑則并非靠其蒸發性而起到防螨作用,而是接觸性驅避的效果。各種驅避劑對驅避螨蟲的效果不同,其驅避螨蟲效果的大小順序如下:酰胺、亞胺>酯、內酯 = 醇、苯酚>醚、縮醛>酸>酐>鹵化物 = 硝基化合物>胺、氰等。

驅避劑的毒性通常比較小。此外,由于殺蟲劑殺死的害蟲遺骸,也是過敏反應變應原,所以驅避機理具有較大優點。為使消費者有安全感,在防螨加工上,已經開發了強調驅避性能的藥劑。這種被開發的藥劑有幾種,有單獨使用的、和兩種以上拼用產生協同效果的。在確認有效的防螨加工劑中,主要有酰胺系化合物、疏氰酸鹽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羧酸酯類)、冰片衍生物系列。

    為了提高耐洗性,通過采用包括微膠囊化技術、粘合技術、交聯技術等在內的各種技術,使防螨整理劑能在纖維表面由于形成一層彈性膜,而具有良好的粘合作用,從而具有較好的耐久性。例如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防螨整理劑SCJ-999,其主要成分是帶有活性基團以擬除蟲菊類化合物為主的納米微膠囊,其帶有的活性基團可與纖維上的-OH、-NH-形成共價鍵, 并可以在纖維表面形成防蟲藥膜,達到持久、快速、高效的防螨效果。使防螨處理后的織物具有優異的耐洗滌性。

二、紡織用防螨制劑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 對塵螨有高度活性;
  2. 防螨效果好且能承受加工條件 (如熱等);

    3. 無臭味;不降低織物的強力、手感、吸濕性、透氣

    4. 與其它助劑的配伍性好;

    5. 加工后無色變現象;

    6. 耐久性好,即耐洗滌和耐氣候性良好;

7. 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都適用。

8. 安全性

通過對防螨整理劑進行包括口服急性毒性、致突變性實驗和皮膚刺激性實驗在內的多重檢查,以確認其安全性。要求防螨整理劑必須不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安全性好,尤其是對有變異性體質的人群和嬰幼兒的皮膚刺激性為陰性。同時還要求,經防螨處理的纖維或織物在后道紡織、染整加工、使用過程中不能產生有毒的化合物。

三、防螨整理劑的種類

目前可供紡織用的防螨整理劑主要有:

1. 防螨蟲整理劑SCJ-999

防螨蟲整理劑SCJ-999是由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一種新的織物功能整理劑,主要成份為帶有活性基團和胺基有機酯類化合物,它可與棉、毛、粘膠纖維等交聯,也可以通過固著劑在織物表面形成防蟲藥膜,對螨蟲等有高效、快速的驅避作用。防螨蟲整理劑可廣泛用于整理床上用紡織品、針織品、地毯、窗簾等裝飾用布及軍用紡織品。

防螨蟲整理劑SCJ-999外觀為淡黃色透明液體,有效成份含量30%,易分散于水,對人體無毒性(10%水溶液),PH=6.5-7,可與柔軟劑共同作用,但不適于170℃以上高溫處理。整理后的織物對螨蟲的驅避率為99%,對織物外觀及物理指標無不良影響。洗滌60次仍具有良好的驅避效果。防蟲整理織物對皮膚無刺激、無過敏現象,對人體無毒,穿著舒適。

2. 防螨抗菌整理劑SCJ-998

由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防螨抗菌整理劑SCJ-998是帶有活性基團和吡卜酰胺結構的氯苯咪唑類高分子化合物和以擬除蟲菊類化合物為主的超細微膠囊,SCJ-998上帶有的活性基團可與纖維上的-OH、-NH-形成共價鍵,使防螨抗菌處理后的織物具有優異的耐洗滌性;SCJ-998帶有的抗菌基團作用于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胞膜缺損,通透性增加,細胞內的胞漿物外漏,也可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造成菌體內核蛋白體的耗盡,從而導致細菌死亡;SCJ-998帶有的抗菌基團還選擇性地作用于真菌細胞膜的麥角固醇,使細胞膜通透性改變,導致細胞內的重要物質流失,而使真菌死亡。同時SCJ-998在織物表面形成防蟲藥膜,對螨蟲等具有高效、快速的驅避防蟲效果。

防螨抗菌整理劑SCJ-998 由SCJ-998A、SCJ-998B和SCJ-998C三組分構成,其中SCJ-998A外觀為無色透明液體,可溶于冷水,PH值6-7;SCJ-998B外觀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可擴散于水中,PH值7-8;SCJ-998C外觀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可溶解于水中,PH值5-6(10%水溶液)。防螨抗菌整理劑SCJ-998使用濃度時,不易燃、不易爆、對人體無毒(使用時要防止原液進入眼內和口中)。防螨抗菌整理劑SCJ-998對織物的白度、色光、強力、手感和透汽性無不良影響(本產品的知識產權受國家法律保護)。

經口急性毒性:昆明種小白鼠空腹一次性經口灌胃,4%溶液 10000ml/㎏,屬實際無毒;對皮膚:日本大耳標準兔脊柱兩側削去毛后,一側貼敷浸4%溶液的紗布,無刺激;對眼睛:日本大耳標準兔,以4%溶液,對眼睛無刺激。對螨蟲等有高效、快速的殺滅和驅避作用,具有廣譜高效的防螨抗菌性和優異的耐洗滌性,適用于棉、毛、滌棉、粘纖等織物的防螨抗菌整理,包括床上用紡織品、內衣、毛巾、地毯、室內裝飾用品及軍用紡織品的后加工等。

    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多家國內外權威衛生單位測試應用證明:SCJ-998防螨抗菌整理后的織物具有明顯的防螨、抗菌、防臭、防霉、止癢作用,對塵螨的驅避率高達99%,可以完全殺滅接觸織物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國內流行株)、淋球菌(國際標準耐藥株)、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肺炎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蠟狀芽胞桿菌、白色念珠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菌,洗滌100次后抑菌率仍達99.95%以上;防螨抗菌整理織物對皮膚無刺激、無過敏反應,對人體無毒,穿著舒適。能有效地預防哮喘、沙眼、結膜炎、淋病、宮頸炎、前列腺炎、呼吸器官感染等疾病的傳染,對防治腳癬、股癬、濕疹、癤癰、汗臭、腳臭、皮膚騷癢有顯著效果。

3. Mark-amid 1-20

Mark-amid 1-20 是由SCN公司生產,其主要成份為 。Mark-amid 1-20外觀為淡黃色油狀液體,不溶于水,有獨特的樟腦氣味。Bp.95℃/0.06。耐酸,不耐汗,耐熱與耐紫外線較差。經實驗,口服急性毒性(大白鼠)LD501000毫克/公斤。有殺螨效力,有輕微樟腦臭,是地毯和椅套接縫處上的后加工藥劑。有乳化型和油性型兩種。對塵螨有效,因臭味強,用途受限制。

4. 脫氫醋酸(如Anincen CBP)

Anincen CBP是由日本鐘紡公司生產的脫氫醋酸類防螨劑,主要成份為,其外觀為白色無臭結晶,不溶于水,m.p.l09℃,b.p.27O℃。其化學結構是一種酸,對酸很穩定,與堿反應生成鹽。經實驗,口服急性毒性(大白鼠)LD50500毫克/公斤。有驅避效力,因為沒有臭味,可對被褥包布和床上用品類進行后加工。對塵螨類有效。

5. 甲苯酰胺系化合物

如德國Herst公司的MITE、日本帝三制藥公司的DEDT,其中Herst的MITE是這類化合物的納米分子微膠囊,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DEDT的外觀為淡黃色油狀液體,不溶于水,稍有胺氣味。b.p.l60℃/19℃。不耐酸堿。急性口服(LD50),鼠  1600mg/㎏,兔  2000mg/Kg;急性皮膚(LD50),兔  1650Omg/㎏,鼠  3170 mg/㎏;急性吸入(LD50),兔  19635 mg/㎏;皮膚貼敷試驗,準陰性 (2B)。此類防螨劑對螨蟲有忌避效力,用于被褥棉絮后加工。

經其整理的Freshsleep(フレツシュスリ-プ)商品的性能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驅避螨蟲的效果和耐久性(大阪化成試驗法)

試樣

驅避率(%)

Freshskeep商品

商業洗滌五次后

98.2士1.7

86.2士3.0

商業干洗五次后

石油類溶劑

92.0土3.0

過氯乙烯

87.0士3.0

 

工業化生產的商品防螨效果,其質量的穩定性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防螨效果數據 (1992年)N=41

平均

99.5%

標準差

0.02

最大值

99.9

最小值

98.8

離散系數

0.0409

 

根據驅避螨蟲率與藥劑用量和洗滌次數關系的研究,按回歸分析結果,洗滌采用JIS標準103法,并干洗5次后,其驅避率58.0%左右,若以母體回歸的95%可信度區域計,其驅避率為49.5~6.6%,而實測值(HL=6)為51.5%。以致可采用微膠囊技術來提高其耐洗性。

   

6. 芳香族羧酸酯類 (如Markamide-mit、EDEC、DE)

Markamide EDEC的外觀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幾乎沒有臭味,比重:           1.10-1.15(20℃),弱陰離子化合物,閃點為145℃以上(密閉容器),對酸及弱堿性穩定,強堿性會分解,在沸點附近 (300℃)保持10分后,幾乎不分解。但沸點以下,在水中會隨水蒸氣而蒸發。耐紫外線,在整理過程中不會產生色變,安全性高,對皮膚無刺激性。

由不同濃度Markamide EDEC整理的棉布(作靠墊面料),其殺滅螨蟲和驅避螨蟲的效果,分別如圖5和圖6所示:

EDEC的處理量%(w/w)

圖5 處理量與殺滅關系

  

 

 

 

 

 

 

 

 

 

 

 

 

EDEC的處理量%(w/w)

      圖6 處理量與驅避率

 

 

 

 

 

 

 

 

 

 

 

 

由圖5可知,EDEC濃度為0.5%以上,已能100%殺滅D.F,要殺滅T.P則EDEC的濃度需0.75%以上,而EDEC對C.M,的感受性似很低。由圖6可知,驅避D.F,僅需EDEC O.1%以上的濃度。而且,殺滅螨蟲與驅避螨蟲之間有良好的關系,如圖7所示:

圖7 EDEC處理的D.F.防螨效果之間的關系

由EDEC整理棉布驅避螨蟲效果的耐久性,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EDEC整理棉布驅避螨蟲效果的耐久性 (大阪府法)

整理后

整理試樣(1)

整理試樣(2)

97.5

99.7

經家庭洗滌

10次后

82.4

86.4

15次后

75.0

84.3

20次后

68.1

73.5

經干洗

5次后

92.6

95.8

10次后

90.2

93.7

20次后

85.2

89.3

經機曬

40小時

94.0

97.3

80小時

91.6

93.1

經氯漂

10ppm

91.8

94.2

20ppm

85.9

90.6

備注:整理時EDEC濃度(1)<(2)

關于Markamide EDEC的安全性能如下;

急性

口服

毒性

1.大白鼠LD5

8.6 g/㎏ 

 

7 ml/㎏

2.小鼠   LD50

6.2 g/㎏

3. 豚鼠    LD50

8.6 g/㎏

4.無作用量

0.4~0.8 g/㎏

經皮

l.兔     LD50

>5.8 g/㎏

2.豚鼠無作用量

0.5 g/㎏

吸入

l.小鼠     LD50

4890 mg/㎡

2.大白鼠   LD50

751O mg/㎡

靜脈

l.兔      LD50

0.1 g/㎏

腹腔內

1.小鼠    LD50

2749 mg/㎡

2.大白鼠  LD50

5058 mg/㎡

變異性

l.微生物變異性

陰性

2.誘發染色體異狀

陰性

致癌性

1. 1987年NTP

 --  

大白鼠二年

 

       

注:1、2、3、4表示不同文獻值

此類防螨劑有忌避和殺螨效力,對塵螨的效力比對粉螨高,安全性高、無臭,被褥包布用EDEC(乳化型)后加工,被褥棉絮用ED(油性型)混入。

7. 有機磷系(如Daiazi–none MC)

Daiazi–none MC的主要成份是,其外觀為淡黃色油狀液,不溶于水,有特異臭味。b.p.83℃/O.002℃。不耐酸耐熱性也不好。經實驗,口服急性毒性(大白鼠)LD50340毫克/公斤。有殺螨效力,對塵螨類有效,但對粉螨類和爪螨類的效力稍差。?;煸诘靥赫澈蟿┲惺褂?。

8. 擬除蟲菊酯系(例如Ales-lin、fles-lin)

Ales-lin、fles-lin是由帝人公司生產,主要成份是,是蚊蟲線香和電蚊蟲香的主要成分,可浸漬吸附,微膠囊化,作為吸附粉末載體混合使用,經口服急性毒性(大白鼠)LD50500毫克/公斤吸入急性毒性(大白鼠)LD502000毫克/公斤以上。

9. 防螨劑Acitiguard  AM87-12

該產品由瑞士Santized公司生產、其主要成分是----附頁

該公司在特拉斯堡大學的48間學生臥室內進行了應用試驗。48間臥室分成四組 (即每組 12間),全部用新的床褥、地毯和床墊,并按各自的習慣方式生活。

第一組全部沒有經防螨整理,第二組全部經防螨整理,第三組只有地毯經防螨整理,第四組只有床墊經防螨整理的。

臥室使用一年后,測定室內過敏源的數量,以第一組測得數據為 100%計。第二組床墊上的過敏源僅為8%,地毯上為4%。二年后的情況仍類似。而第三組的經防螨整理過的地毯上過敏源為9%,而未經防螨整理的床墊上的過敏源數量與第一組的數量相同。第四組經防螨整理床墊上的過敏源為9%,奇怪的是未經防螨整理的地毯上的過敏源居然僅55%。原因待查明。只要經防螨整理后,確可改善臥室的衛生條件。

10. 酞酚亞胺系(例如N-一氟三氯甲基硫代酞酰亞胺)

N-一氟三氯甲基硫代酞酰亞胺有殺螨效力,對塵螨有效,作為滌綸被褐棉絮后加工使用。

11. 其他(例如有機酸酯化合物,類萜系化合物:天然柏樹精油)

其主要成份為,是由大和公司生產,口服急性毒性(小鼠) LD508000毫克/公斤,口服急性薄性(小鼠) LD50781毫克/斤。對螨蟲有忌避效力,作為棉、滌綸/棉、滌綸床上用品后加工用,有殺螨效力,和抗菌防臭效力,作為棉,滌/棉床上用品后加工用。

12.天然驅避劑

從印度Neem樹種子油中提取和開發的一種濃縮物bioneem是螨蟲的克星,已取得了實破性成功,它對人類和哺乳動物完全無毒,而能阻止該類昆蟲的成長和繁殖,用于紡織物的防螨整理,能有持續數年的長期效果。 Neem 種籽含油量達40%,可用壓榨法,或用有機溶劑(或超臨界氣體)萃取,其主要成分與其它植物油(如橄欖油、葵花子油、菜油等)類同,與一般食用油不同處是含有很多苦味成分和類固醇,對昆蟲起明顯抑制作用。其中有azadirachtiue能阻礙很多種昆蟲的生長和繁殖,salinine則是有效的驅蟲劑,還提純出很多有效成份能對昆蟲起抑制作用,各成份共同協作的結果,僅用極少量就能完全控制這種有害昆蟲。只需在整理結束最后階段把Bioneem噴在織物上就可以了。

13. 無機驅避劑

無機害蟲忌避劑其中一種是呈膠體形態,雖量少,但存在許多粒子,會增加膠體粒子和害蟲的接觸頻度,具有滿意的忌避效果。此外,它還可施加在基材上、加工成本低。這種膠體忌避劑的尺寸為50埃(5um),是中性至微堿性的半透明綠色液體?;钚猿煞萦勉~,銅被固著在氧化鈦母體上,溶劑為水。它因為是膠體,所以受其它其存物質的影響大。這種忌避劑是陰離子系,即使存在陰離子、非離子系物質,也不易受到影響,但和陽離子系物質共存時,容易凝膠化。此外,對于PH的穩定性,通常使用PH=4-10的中性領域。

第四節、防螨工藝以及防螨織物的開發

在八十年代已有人從事織物防螨抗菌整理的研究,在德國,Herst公司開始生產防螨劑MITE,在瑞士Santized公司推出了織物防螨劑Acitiguard AM87-12。在澳大利亞,ATCP公司推出防螨劑Healthguard。在日本,防螨抗菌織物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同時日本客商以防螨抗菌劑客供的形式在中國大陸加工防螨抗菌織物,有的客商要求直接加工床上用品三件套,抗菌防螨成衣。在我國,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已批量生產防螨劑和防螨抗菌織物供應國內外市場。

紡織品防螨方法主要有三類:一是不讓螨蟲繁殖,如殺螨法、誘殺法。二是不讓螨蟲接近,如驅避法。三是不讓螨蟲侵入,如阻斷法。殺螨法是重要的防螨措施。其中,日曬、加熱、電磁波、紅外線等法可使織物干燥,破壞螨蟲的生活條件。當其含水量在10%以下時則會死亡?;瘜W殺螨也很重要,如使用除蟲菊提取物異冰片、脫氫醋酸、芳香族碳酸酯,二苯基醚等。誘殺法是引誘螨蟲然后殺滅,這種引誘有性經誘、食引誘、產卵引誘和信息素引誘等。驅避法是使用驅避劑,這是一些帶有使螨蟲害怕的氣味和味道的物質,如使用驅避劑苯基酰胺芳香族羧酸酯和β-萘酚為代表。第三種方法阻斷法是采用致密的織物不讓螨蟲通過,也有些情況是使用驅避劑進一步強化這種阻斷效果。

和其它功能性織物一樣,使紡織品獲得防螨功能的技術也是多種多樣的,防螨織物的生產方法包括:功能纖維法、織物后整理法、高密織物法。下面進行詳細介紹。

、 功能纖維法   

此方法是將防螨整理劑添加到成纖聚合物中,經紡絲后制成防螨纖維。

通過該方法可賦予纖維材料以防螨性能。具體實施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聚合物聚合過程中添加防螨整理劑,然后進行紡絲;另一種則是制成防螨母粒,然后再和聚合物切片混合,在聚合物紡絲過程中將防螨整理劑添加到纖維之中,對纖維進行化學改性。  開發防螨纖維和防螨絮棉多用后一種方法。

   例如,將防螨整理劑SCJ-999和與聚酯聚合物切片混合,得到構成皮層成分的聚合物(含SCJ-999 1-3%)。另一方面,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用作芯成分,與構成皮層成分的聚合物一起,經熔融復合紡絲后,再在125℃下熱處理20分鐘,從而制得具有防螨效果的皮芯結構的復合纖維。   

日本鐘紡公司以腈綸纖維為基材,在其處于凝膠狀態時涂以各種防螨整理劑(苯酰胺化合物、除蟲菊、二苯醚或有機磷),使防螨整理劑進入到纖維表層之下,提高了其防螨性。帝三制藥公司是在未牽伸聚酯絲經防螨處理后再進行加熱牽伸而制出了防螨纖維。日本東麗公司在開發防螨材料上頗有成效,防螨聚酯纖維“Kepach-f”與具有防螨功效的床墊“CLINIC FUTON”是其系列產品。“Kepach-f”所用的防螨劑是特殊的季胺鹽化合物與特定的除蟲菊提取物的混合物。用“Kepach-f”與高密織物配合而開發出的“CLINIC FUTON”在日本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開發者曾在第25屆日本兒童過敏學會上發表過一篇關于這種被褥抑螨效果的論文。這項研究是針對涉及兒童哮喘癥的22個家庭,分別使用“CLINIC FUTON”被褥和100%聚酯被褥,由患兒及其兄弟姐妹和父母進行對比試驗,這一試驗是在同一房間同時使用,干燥、保管等條件相同,使用前后進行采螨。結果,“CLINIC FUTON”被褥上的螨蟲數比對比樣品的螨蟲數少90%,證明了它的防螨性。

另外據悉,有人分別將通過化學反應在腈綸纖維上接枝銅離子,并接上X-GL金黃C19H24N3+O基團制得的改性纖維和以同樣的方法通過化學反應在腈綸纖維上接枝銅離子,并接上X-GB藍C20H24N3+O基團制得的改性纖維以及其它纖維混合在一起,經過開松、鋪網等處理工序,制得具有防螨效果的無紡織物。 

現在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適用于丙綸及滌綸纖維的高效防螨抗菌劑和防螨抗菌母粒。并采用防螨劑SCJ-998研制成功了具有防螨和抗菌雙重效果的防螨抗菌粘膠長絲,經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研究院等有關權威測試機構測定,該纖維具有優異的防螨抗菌性能:對螨蟲驅避率達到99.9%以上,抗菌率達到99.9%以上。同時,該纖維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耐后加工性。

人們經常將防螨化學纖維與天然纖維進行混紡,以兼顧天然纖維的舒適和防螨性能。但是,普通天然織物的前處理一般都要經過燒堿精練、氯氧雙漂、強堿絲光等工序。由于所采用的防螨整理劑可能不耐酸、堿或不耐氧化、還原等,所以由其制得的防螨纖維及織物對染整工藝就會有一些特殊要求。這樣就要求在染整加工過程中,要做到既要考慮防螨效果,又要兼顧防螨纖維及織物的特點。否則,會直接影響到防螨織物的防螨效果。為了保證產品的防螨效果,通常最后再以防螨抗菌劑SCJ-998處理,以獲防螨抗菌雙重效果。

、織物后整理法   

人體不斷地以汗漬、油脂、皮膚的脫落物的形式產生流體分泌物,在皮膚上為有機微生物提供了最佳滋生場所。在織物與皮膚間有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環境——潮濕和溫暖。螨蟲能在不注意的情況下繁殖成千上萬,結果是降低了衛生感,產生了因微生物新陳代謝而來的不良氣味,甚至會產生皮膚感染。紡織品一般都在60℃下進行水洗,即使是細致地洗滌,看上去很清潔,但在這一溫度下螨蟲和病菌仍存活。采用的抗菌防螨處理劑整理織物具有抗菌防螨的效果,剝奪了螨蟲和細菌滋養條件,使其無法繁殖。

防螨整理是用防螨劑處理織物,從而使織物獲得防螨性能、保持紡織品清潔衛生的加工工藝。其目的不光是為了保持織物清潔,更重要的是為了防止傳染疾病,保證人體的安全健康和穿著舒適,降低公共環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織物獲得衛生保健的新功能。防螨整理織物可廣泛用于人們的內衣、毛巾、浴巾、床單、被套、毛毯、裝飾織物、地毯、空氣過濾材料等,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

織物防螨整理技術是現代醫學、精細化工與染整新技術相結合的邊緣技術。其關鍵問題是從化工方面如何進行防螨劑的分子結構設計和合成;從醫學方面要研究該防螨劑的效果和安全性等;從染整方面要解決防螨劑和纖維的結合以及對織物的牢度、強力、白度和透氣性的影響等。日本人尤其注意防螨問題,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著手開發防螨織物,先后有多種產品投放市場。東麗公司和東洋紡織公司 開發的防螨織物均有良好效果。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批量生產織物防螨劑的廠家,國內權威測試機構測試結果表明其防螨抗菌整理后的織物無毒,對皮膚無過敏反應。對塵螨、革螨、恙螨等的驅避率都大于93%,洗滌50次驅避率都大于85%,對防止皮膚瘙癢和哮喘病等有明顯效果。

防螨后整理方法是將防螨整理劑對織物進行后整理,從而達到防螨效果。這是一種常規的技術,其實施方法有噴淋、浸軋、涂層等,該技術的關鍵在于防螨整理劑的選擇和整理劑的配制。將防螨劑裝入微膠囊,通過樹脂等成膜材料可以與織物粘合,將防螨劑與有機硅氧烷等制成涂層液更便于使用……可謂方法多樣,這類后整理所用的防螨劑有苯基酰胺、萘酚類化合物異冰片、硫氰酸乙酯等化學物質和除蟲菊提取物、桉樹油、柿澀等植物性物質。

此外,將防螨整理劑分別溶解于“頁巖焦油A”溶劑,以山梨酸溶膠2942S、庚烷溶膠10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鈣作為乳化劑,充分攪拌成均一的防螨整理劑乳液。再將此防螨整理劑乳液劑與聚丙烯腈樹脂、聚酯樹脂、聚氨基甲酸乙酯的乳膠液進行混合,得到防螨處理液。防螨處理液對織物的處理方法如下:將棉布和滌/棉(65:35)混紡布浸漬于防螨處理液中,用軋車軋干至帶液率為80%,然后在80℃下烘干5分鐘,最后再在130℃下熱處理1分鐘。經過這樣的處理之后,能賦予纖維及其織物良好的防螨效果。   
  據介紹,還可以利用異氰硫乙酸鹽的乳液與聚酯共聚體的乳液同浴處理來獲得具有耐久性的防螨效果。聚酯共聚體經非離子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水中進行乳化分散后形成乳液。作為防螨整理劑的異氰硫乙酸鹽經非離子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水中進行乳化分散后形成乳液。滌綸織物在通過浸軋(帶液率為80%)、干燥(100℃)之后,再在180℃下熱處理2-4分鐘,以提高防螨效果的耐洗性。

瑞士Santized公司開發了成衣抗皺防螨整理工藝,其整理工序順序為面料成衣加工、前處理洗水加工(酵洗)、烘干(布pH6-7)、浸漬抗皺藥液(pH5±0.5)、脫水(60-80%濕度)、烘干(100-110℃以下,10-20%濕度)、定型壓熨(140℃20s)、入焙烘爐前檢查、爐焙烘(145、155℃×5、15min)、冷卻及包裝。然后進行防螨處理,最后冷卻、包裝。目前國內大量使用的防螨劑是SCJ-999和防螨抗菌劑SCJ-998 (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其應用工藝分別是:

A.防螨劑SCJ-999

①. 工藝配方:

濃度(克/升)    織物

 

 

用劑

 

棉、絲、毛織物

 

滌棉、化纖織物

防螨蟲整理劑SCJ-999

20-40

30-60

低溫固著劑SCJ-939

20-40

30-60

②、工藝流程:

           浸漬—>脫水(甩出溶液可重復使用)

織物                                              烘干(70-100℃)

 浸軋整理溶液(軋液率70-80%)

—>焙烘(140℃,30秒,或120℃,2分鐘)——>成品

B. 防螨抗菌劑SCJ-998

防螨抗菌整理劑SCJ-998處理織物的方法可以是浸軋、浸漬、噴霧、涂層、涂刷。SCJ-998的用量是3~4%o.w.f(即每100Kg干燥織物吸附3Kg至4KgSCJ-998),具體用量根據被處理織物的品種和用途而確軋工藝:  

①.工藝流程: 

織物-->漂染-->烘干-->浸軋防螨抗菌溶液(軋液率70%) -->烘干(80-100℃) -->高溫拉幅(150℃×20-30秒,或120℃×2-3分鐘)。

②. 工藝配方:(以軋液率70%為例)

a. 內銷品牌產品:SCJ-998A 36克/升                                          

SCJ-998B    16克/升             

               SCJ-998C    8克/升             

b.出口產品:SCJ-998A      22克/升     

SCJ-998B      10克/升

SCJ-998C       5克/升

⑴內銷品牌產品不僅要在防螨抗菌效果測試時達到標準要求,而且要在使用過程中讓消費者明顯感覺到防螨、抗菌、防臭、防霉、止癢效果,故建議使用配方a。

    ⑵出口到美國、日本、西歐、澳大利亞的產品要求在防螨抗菌效果測試時達到國外標準,使用配方b就能滿足其要求。

③.化料操作:(按照配方a配制100升溶液為例)

首先在化料桶內加入大約80升水,接著加入SCJ-998A 3.6Kg,攪拌,然后加入SCJ-998B 1.6Kg, 再加入SCJ-998C  0.8Kg, 攪拌,(再加入適量陽離子或非離子柔軟劑),最后加水至100升,攪拌均勻。

、高密織物法

這種方法源自塑料薄膜,但塑料薄膜不能透氣,有悶感。通過高密織物本身來達到防螨效果,此種方法為隔離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依靠織物本身編織緊密或具有的微孔結構而防止螨蟲的侵入或穿透織物,但不能驅避或殺滅螨蟲。如用這種高密織物制做床單,床單上的螨蟲不能進入床單下的床墊,但螨蟲仍可依靠人體的分泌物等生存繁殖。例如:美國杜邦公司獨家生產的特衛強(Tyvekò),就是這種材料。

特衛強(Tyvekò)是由極細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纖維組成,經杜邦獨創的閃蒸法制成的特殊織物。組成特衛強的單絲纖度約0.5微米,可以透氣,但包括塵埃、液態水、油污、皮屑等均不能透過,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其直徑遠遠大于0.5微米(螨蟲身體大小在300微米左右,其糞便在10~40微米之間),因此也不能透過。類似材料還有聚四氟乙烯層壓復合織物,涂層織物等。該類材料除了物理隔離螨蟲的功能以外,還具有防塵、防水、防化學品滲漏、透氣、柔韌輕盈、保暖等特殊性能。

如今在歐美各國,防螨織物已為不少床品、床墊廠家所采用。在國內,也有些優秀的家紡企業逐漸采用JLSUN®防螨紡織品。

第五節、防螨效果的測試方法 

人類對螨的研究雖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對殺螨或驅螨的測試標準化工作確是近10年的事。目前國內從事織物防螨性能測試的機構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螨蟲實驗室等。

紡織品上的螨蟲數量的測定,傳統方法主要采用電清掃機吸引紡織制品(如床墊,被褥、地毯等)上的螨蟲并統計其數量,此種方法操作麻煩,耗費時間,且不夠穩定。如在草墊(席)和毛毯上吸塵,所有的家用吸塵器,一次吸塵的除塵率在20%以下,五次吸塵的除塵率在60%以下,這種情況在長毛絨毛毯上尤為明顯[17]。為此應建立一種快速規范的統一方法與標準。1993年日本服裝制品質量性能對策協議會對防瞞織物開發情況調研基礎上,提出了《螨蟲評價方法和標準》,1998年又提出《防螨織物驅避螨蟲的試驗方法》,進一步對螨蟲、培養基、飼育條件和計算方法等作了嚴格的規定。2003年,中國農業部家藥檢定所頒布了《衛生殺蟲劑藥效試驗測試方法及評價》,其內容就包括“滅螨和驅螨藥效試驗方法和評價標準”〖農藥檢(生測)函2003年45號〗。地毯協會也提出了用于地毯的試驗方法?,F將紡織品的防螨(蟲)試驗方法歸納如表5所示。

表5   紡織品的防螨試驗方法

效果評價

評定方法

試驗方法

評價標準

殺滅螨蟲效果

以螨蟲的死亡率評價

螨蟲培育法

死亡率60-90%以上

殘渣接觸法(夾持法)

死亡率90%以上

螺旋管法

死亡率50-90%以上

驅避螨蟲效果

以驅避率評價

大阪府立公共衛生研究所

驅避率70-90%以上

阻止侵入法

驅避率80%以上

地毯協會法

 

玻璃管法

 

誘引法

驅避率60%以上

其它

抑制螨繁殖率評價

培養基混入法

繁殖抑制率60%以下

螨蟲通過率評價

通過率測定法

 

一、試驗的螨蟲種類:

    測定防螨蟲的效果,應選用對藥劑敏感性有顯著差異,以及容易從室內檢出的螨蟲為原則,故可供試驗的螨蟲為:

    粉蛛螨(Dermatophagoidae farinae,縮寫D.F)

    普通谷螨 (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縮寫T.P)

南爪螨(Chelacaropsis moorei,縮寫C.M)

二、防螨試驗方法:

   1.殺螨試驗法

如上表所示,評價螨蟲死亡率的方法有螨蟲培殖法、殘渣接觸法和螺旋管法。這種殺螨效力試驗條件簡單,因為是強制性地使試驗用螨與檢測試樣直接接觸,因而容易確認藥劑用量與效力之間的關系,并且試驗結果波動性小。

①螨蟲培殖法:適用于測定紡織制品的防螨功能,這種方法如下圖所示,將防螨織物裁成直徑6cm的圓片,放入培養皿底部,放入一定數量的螨蟲(100只)和培養基,在一定時間后用顯微鏡觀察,求出螨蟲死亡率。

 

 

     培養皿     螨蟲培養基(100mg)

       
 
   
 

 

 

 

  防螨織物

 

圖8  螨蟲培殖法

 

②殘渣接觸法:亦稱夾子法,如下圖所示,用藥劑處理濾紙,裁成一定大小,對折成為10×10㎝的紙片,中間放入30只螨蟲,三面用夾子夾住,以防螨蟲逃逸,然后,在溫度25℃,相對濕度75%的條件下,放置24小時后,測定螨蟲的死亡率。這種方法適用于防螨劑的評價,也用于被面和床單等,是日本厚生省規定的最基礎的殺螨試驗法。

 

③螺旋管法:是制取5ml容量的玻璃螺旋管,放入防螨試樣200mg,放入一定數量的螨蟲和培養基,在一定時間后,測螨蟲的死亡率。

2.驅螨試驗法

評價螨蟲驅避率的方法,有大阪府立公共衛生研究所法、侵入阻止法、地毯協會法和玻璃管法。這類驅避效力試驗是由螨蟲的行動決定的,試驗條件容易影響試驗結果。影響效力的因素很多,用藥量與防螨效力之間的關系不能確切地表現出來,故有波動性?!?/p>

①如圖5大阪府公共衛生研究所法,這種方法適用于被面、床單、無紡布等薄型面料。將七只塑料皿(內徑4cm高0.6cm)按圖所示擺放,要保證七只皿的皿壁相互接觸,然后放在粘膠硬紙板上使其位置得以固定。在周圍6只皿內間隔放置經過藥物處理和未經藥物處理(對照)的待測纖維或織物,使其鋪滿皿底并達約0.4cm厚,其上各放一直徑約2cm的綿紙片,紙片上面各放試蟲飼料0.05g。在中心皿中放入試蟲約5000只。將上述硬質紙板放進大小適中的平底容器中的架條上,如圖6所示,在平底容器底部存有飽和食鹽水充分浸潤的脫脂棉,架條放在脫脂棉上,防止硬質紙板受潮,然后將容器蓋好。平底容器放迸25℃的恒溫箱中,使容器內保持25士l℃,相對濕度為75%,培養24h。恒溫處理后,取出周圍的六只培皿,然后用食鹽水浮游法,分別測定其螨蟲數,再按下式計算其驅避率。

驅避率 =  [1-(整理試樣上的螨蟲總數/未整理試樣上的螨蟲總數)]×100%

②阻止侵入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對地毯防螨功能的評價。如下圖所示,取大小兩個塑料培養皿。大皿外徑90mm,高15mm,小皿外徑35mm,高10mm。大皿內放入有螨蟲達10000只的培養基,均勻分布。中間放小皿,小皿內放置切好的防螨地毯試樣并放粉末飼料(沒有螨蟲),用食鹽水調濕為75%RH。在25±1℃全暗條件的恒溫器內,飼育24小時,計算生存的螨蟲數。用對比試樣進行同樣的試驗進行同樣的試驗??紤]試驗的波動,反復進行5次,用各試驗的活螨合計值計算出驅避率,

驅避率(%)=(對照區螨蟲數-試驗區螨蟲數)/對照區螨蟲數。對于對比試樣,如果螨蟲數不超過1000只此試驗無效。

 

螨蟲培養基

大培養皿  小培養皿 防螨織物  粉末飼料(0.05g)   

    

 

 

           
   
 
   
 
 

 

 

 

                     圖12  阻止侵入法

 

③玻璃管法,這種方法適用于防螨絮棉的評價。這一方法如圖所示,取長度為100mm,壁厚1mm,內徑為20mm的玻璃管一段,一側粘貼膠帶紙,均勻附著0.01克粉末飼料,先后塞入0.025克未加工棉(厚5mm)和0.04克防螨絮棉(厚20mm);在另一端40mm以內放入10000只螨蟲,用高密度織物封住端口。將這一玻璃管在25℃、(75±5)%RH的全暗條件下放置48小時,求出驅避率。

 

  玻璃管          粉末飼料

 

 

 螨蟲培養基

      防螨絮棉

              

 高密度織物罩       未加工棉

 

     圖13  玻璃管法

 

評價織物防螨性能的方法還包括用培養基混入法測定螨蟲增殖抑制率和用螨蟲通過法求出通過率。后者比較簡單。前者測試是取兩個內徑3.3cm、高1cm的培養皿,分別放入防螨織物和對比試驗,分別散布均勻的螨蟲培養基100mg有螨蟲100只,在25℃、75%RH條件下放置一定時間后,測定兩試樣上的螨蟲數,則可求出增殖抑制率。

三、耐久性試驗方法

防螨纖維及防螨織物必須具備耐久性。檢測防螨耐久性的方法有水洗法和加速實驗法。水洗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洗滌條件(可參照JIS L 0217 103),將防螨纖維及其織物水洗規定的次數以后再測定處理后的防螨效果。加速實驗法就是將防螨織物在一定的處理條件下,進行加速實驗,如在日光照射下,在81℃的溫度下處理48小時,或者用耐曬牢度計(碳弧燈)在63℃下處理80小時等。

四、目前防螨抗菌織物產品及其性能測試存在的問題

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及螨蟲實驗室、軍事醫學科學院等諸多檢測中心對各類織物、纖維和其它材料及制品的防螨性能的測試技術進行了研究,積累了各類樣品數據有幾千個,歸納起來主要發現有以下幾個問題:

①一些產品在沒有添加任何防螨劑,也沒有進行相關檢測,就宣稱產品具有防螨性能,嚴重擾亂市場的正常秩序。

②部分生產企業認為,只要添加了防螨劑,產品就一定具有防螨功效。事實上,產品添加防螨劑后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防螨性,它的防螨性能除與防螨劑的特性有關外,還與產品的原材料、生產工藝和防螨劑在產品中的分散性等都有密切關系。

③在我國,“殺螨和防螨性能測試” 僅有的方法是2003年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制定的«衛生殺蟲劑藥效試驗測試方法及評價標準»中的“滅螨、驅螨藥效試驗方法和評價標準”,缺少行業或國家標準。試驗方法中的螨蟲為塵螨,僅適合于地毯、床墊和被褥等寢具防塵螨的測試,而對其他螨蟲沒有相應的測試方法。為了規范市場,保護消費者利益,應盡快建立防螨織物的國家標準。

第六節、結論

由于紡織品門類龐雜,原料組織及最終用途各異,所以防螨處理工藝及防螨整理劑均有其針對性。具體來說,對于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在染整工序中用吸盡法或浸軋法將處理劑施加到紡織品上。該類產品及施加工藝在成品質量(如色光、牢度、手感等)和處理條件(如速度、溫度、離子性、PH值等)方面與原產品原工藝并不矛盾。有的防螨劑還可與其它染整助劑同浴施加,因此應用及質量控制均很方便。而對于合成纖維則在紡絲階段加入防螨整理劑。類似的處理方法還可應用于其它紡織相關的產品,如工業用紡織品、橡膠或塑料制品等。

塵螨對溫濕度的需求與人體相似,室內條件具備細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及塵螨滋生的理想溫濕度,螨蟲等大量滋生于家用紡織品中,如地毯、沙發及床褥用品等。在日本、美國,螨蟲的危害逐漸為公眾所認識,紡織品的防螨處理被視為一道必要的后整理工序而被普遍采用。大量防螨紡織品應用于家居室內消費,如地毯、墻布、幕簾、家具布、裝飾織物、褥墊填充物及床上織物等。而室內又總是,所以用防螨整理劑處理各類紡織品的數量非常大。

隨著產品質量監督和標準化工作的加強以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對紡織品的質量要求由傳統的實用、美觀、耐用趨向更重視安全和衛生。特別是近兩年來,國內乃至全球,生物安全事件頻頻發生,提高了廣大消費者對生物危害的認識,也同時促進了各類功能性、保健型產品研究與開發等。其中,防螨紡織品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鄒永淑等  紡織導報  2000年  (1)-26/28
  2. 楊棟梁 全國染整新技術協作網簡訊 NO.10  1-8
  3. 詹希美 主編,人體寄生蟲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63-277
  4. 齊藤 俊夫,具有抗塵螨效果的纖維構造品的制造方法,JP 827671
  5. 陶山富義,童天龜三,鶴岡 理文,今關 信行,纖維制品用防螨劑,JP892010
  6. 酒井 宏幸,吉村 喜一郎,防塵螨性聚酯纖維制品及其制造方法,JP3234865
  7. 陳少軍,一種具有殺螨抗菌作用的紡織品及其制造方法,CN 1327094 A
  8. 何中琴 譯,纖維產品的防螨加工,印染譯叢,No.3,2000:52-60
  9. 趙家祥,日本防螨織物的發展綜述,2(2001):12-15,18
  10. 鄒承淑,商承杰,防螨抗菌織物的研究,紡織導報,jan,2000,NO.1 26-28
  11. 歐陽燕,張淑芳,李寧,Amicor防螨抗菌床上用品織物的染整工藝,印染,No.7,2002:28-29
  12. 齊藤公一 清潔素材“開巴克○R”[J] 纖維機械學會之志(日),1993,46(6):39
  13. 中曷照夫 纖維制品的防螨整理[J] 加工技術(日),2000,35(3):52
  14. 夏原豐和 東洋紡的“清潔革命”產品[J] 加工技術(日),1999,34(6):2
  15. 布生敏一 我公司的抗菌防臭、抑菌和防蟲素材[J] 加工技術(日),2000,35(8):14
  16. 日本服裝制品等品質性能對策協議會 防螨紡織制品忌避試驗的基本方法[J] 加工技術(日),1998,33(2):51~53 812001年第2期
  17. 余瑛,海獅織造有限公司,<<首屆中國功能性家用紡織品論壇論文集>>
  18. G.M.Whwion J.Med.Entomot,1979年 12-577/621
  19. Y.Kabasaw,et,aL.,Acta Allergdogioa,l976年31-442/454
  20. 高橋昭三等  真菌志  1974年  15-3/10
  21. 谷崎勝朗  環境管理技術  1989年  7-66/71
  22. 伊藤幸治  生活と環境  1987年  32-38/45
  23. 船橋滿等  防菌防霉  1989年  17-287/290
  24. 藤木茂男子  環境管理技術  1986年  17-287/290
  25. H.Oh.,et. aI.,Dematophogoldles Jpn J.Sanit.Zool.1986年 37-229/235
  26. 中島昭夫等  環境管理技術  1987年  5-349/359
  27. 漱戶尚典  空中浮游菌污染防止對策講演要點集,日本防菌防霉學會  1987年PI/24
  28. 吉川翠  環境管理技術  1985年  3-464/473
  29. B.Trwio,ct.aI.J.Econ.EntomoI     1949年  42-688
  30. 渡邊弘司  加工技術  1992年  27(4)-11/15
  31. 渡邊弘司  染色工業  1993年  41(3)-8/29
  32. 中島昭夫  加工技術  1998年  33(2)-51/53
  33. 申京珠等  家政學什志  1983年  34-713/722
  34. 福岡淳一  染色工業  1993年41(3)-2/7
  35. L.G.Arlion et.al.,J.Allergy Clin.Immunoly   1982年  69-627/532

 

 

二維碼
二維碼